7月,堪稱黑色。長生假疫苗事件、METOO反性侵運動、美歐簽訂零關稅……每一件大事都足以載入史冊。但對普通中國人而言,最易引起震撼的,恐怕還是疫苗造假新聞。一支假疫苗,就等于一條脆弱的生命。我們可能從來沒有想到,自己活下來,竟然還如此僥幸……
有評論認為,這次事件引起的顛覆性破壞效果,形成了政治學里面所謂的“塔西佗陷阱”。
“塔西佗陷阱”(圖片來源于網絡)
2014年3月18日,習近平在河南蘭考縣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講話,曾解釋這個詞:“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提出了一個理論,說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,無論發表什么言論、無論做什么事,社會都會給以負面評價。這就是‘塔西佗陷阱’。我們當然沒有走到這一步,但存在的問題也不謂不嚴重,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。”
事實上,這次人用疫苗造假事件引起舉國老少憤怒,在畜牧行業也迅速引起連鎖反應,某種程度上便是“塔西佗陷阱”的表現。就筆者所見,至少有以下幾方面的聲音。
有人悲憤,疫苗造假如此惡劣,到底是監管不力還是企業原罪?
有人追問,既然人用疫苗質量都不靠譜,獸用疫苗豈不是更爛?
有人質疑,疫苗事件爆發于中美貿易戰期間,是否來源于老外打擊中國制造的陰謀?以后是不是國產疫苗會一蹶不振?
這三個問題,基本上涵蓋了為什么、是什么、怎么辦。
為什么會出現如此惡劣的疫苗造假事件?
老實說,生產企業必然是第一責任主體。瘋狂逐利是資本的天性,假如缺乏強有力的監管,它一定會肆無忌憚。
馬克思早就在《資本論》里引用過政治家托馬斯.約瑟夫.登寧的名言:“如果有20%的利潤,資本就會蠢蠢欲動;如果有50%的利潤,資本就會冒險;如果有100%的利潤,資本就敢于冒絞首的危險;如果有300%的利潤,資本就敢于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。”
據媒體報道,長生生物其實是個“慣犯”,2017年就有生產劣質疫苗被罰344萬元的歷史,而這家公司銷售人員只有25人,其年利潤額竟高達5.66億元。
所以有網友指責,當地監管部門難逃監管不力的嫌疑。惡人惡企之所以屢教不改,關鍵還在于違法成本太低。
面對危及公眾安全的作惡者,監管者如果高舉板子卻輕輕放下,只會讓作惡者無所顧忌,令無辜公眾承擔難以承受的惡果。
作為行業媒體記者,筆者的第一反應是,“人猶如此,獸何以堪?”獸用疫苗現狀會不會比人用疫苗更亂?
有朋友告訴記者,放心,獸用疫苗遠遠比人用疫苗更靠譜。對于這個結論,筆者半信半疑。根據筆者對動保行業的粗淺了解,這個行業也并不單純。
動物疫苗分為強免招標苗與市場苗兩大板塊。令人嘆息的是,當年的免費藍耳苗與豬瘟苗,曾出現過被養殖戶丟棄的現象。部分養戶棄用免費苗,自行采購所謂的高端苗或市場苗,在這個行業里早就是公開的秘密。
經過市場經濟自由競爭洗禮過的市場苗,比免費招標苗更容易受到養殖戶信任。我們也許不能得出獸用疫苗比人用疫苗監管更好或更差的結論,但我們可以得出結論,市場競爭才是決定獸用疫苗靠譜與否的關鍵。
市場更開放,競爭更激烈的領域,產品就更靠譜,用戶就更受益,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。
假劣疫苗打在豬身上,與打在人身上一樣,都是在謀財害命。這次事件是否是洋人打擊國貨的陰謀?
作為普通人,筆者覺得這種陰謀論不值一提,生命都遭遇威脅了,你還在跟我唱高調?先想辦法把產品質量搞好吧,先保證老百姓的生命或財產安全,再談其它。
人命大于天,豬命也是命。竊以為,要想讓普通人恢復信心,只有兩條路:其一,監管要更給力,舍得下狠手;其二,堅定不移地推進疫苗市場化競爭。
至于國產疫苗會不會從此遭遇信任危機,筆者認為,大可不必杞人憂天。中國人早已過了崇洋媚外的幼稚階段,華為手機能夠在蘋果的重壓下異軍突起就是明證。只要你產品性價比夠好,消費者不是傻子。
|